.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學校推動廣州紅色文化進課堂

 二維碼 48
作者:湛雪棉、鄧明海來源:商貿物流專業部

為大力弘揚紅色傳統文化,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精神,賡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血脈,用黨的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我校積極推進紅色文化進課堂,把廣州紅色文化納入思政課程教學內容。

學校文化基礎學科組建思政課集體備課小組,積極開展研討。小組成員結合每門思政課的教學內容,深入挖掘廣州紅色文化與課程教學內容的契合點,在2月初完成《思政課(政治與經濟常識)》《思政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政課(道德法律與人生)》《思政課(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等課程的課程標準修訂、教案編寫、課件和視頻等資源制作。

1廣州紅色文化進課堂集體備課_副本.jpg


廣州紅色文化進課堂集體備課

在本學期開設的思政課程中,授課教師將全國第一次勞動代表大會、海珠橋的86年蝶變和廣州起義烈士陵園等廣州市著名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經濟與政治常識)》課堂;將廣州市辛亥革命紀念館、黃埔軍校舊址的歷史等融入《思政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課堂,引導學生理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引導學生熱愛本土文化,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懷。

2教師講解廣州市海珠橋的86年蝶變,幫助同學們理解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市的發展_副本.jpg


教師講解廣州市海珠橋的86年蝶變,幫助同學們理解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市的發展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紅色文化進課堂是一場春雨,加深了學生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帶給了學生精神的指引和洗滌。思政教育一直都是進行時,紅色文化進課堂的腳步也不會停歇,期待我校思政教育與紅色文化進課堂工作開展取得豐碩成果。


文章分類: 校園新聞教育教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