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奮勇拼搏  致力創新——國家開放大學(廣州)廣州港集團分校優秀畢業生翁植凱

 二維碼 142
作者:劉思媛來源:培訓部

編者按:國家開放大學(廣州)廣州港集團分校是一所優秀的成人高等學校,榮獲國家開放大學招生工作優秀集體、廣東省成人教育先進集體、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招生突出貢獻獎等稱號。目前在校生2000多人,開設物流管理、工商管理、電子商務、行政管理、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等專業大專、本科學歷教育。國家開放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等學校!累計招收學生2050人,是全國最大的大學!全球認可學歷!是提升學歷、邁向事業成功的首選。廣州港集團分校在42年的辦學過程中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畢業生,他們用知識、技能和不懈的堅持和努力,成為了各行各業的骨干和中堅力量,抒寫了一篇篇催人奮進的勵志故事。為樹立榜樣,學校開展開放教育優秀畢業生”系列報道,激勵更多開大子在求學路上,不斷提升自我、超越自我,開創更美好的人生!

奮勇拼搏   致力創新

——國家開放大學(廣州)廣州港集團分校優秀畢業生翁植凱

翁植凱,現任廣州港新沙港務有限公司煤礦操作部設備操作管理員,他從事港口設備操作管理工作12年以來,以勤奮踏實、熱愛學習、敢于創新的工作作風,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并取得卓越的成績。多年來獲得技術能手、創新能手等稱號,2021年1月更獲交通運輸部“全國交通技術能手”榮譽稱號。

翁植凱心知在新技術日新月異、層出不窮的時代,知識才是武裝自己最好的武器。于是,一方面他潛心鉆研工作崗位所需掌握的技術知識,每逢有新機型投產,他就第一時間到技術室借來相關資料認真學習研究,遇到不懂的地方虛心向公司的資深工程師請教;另一方面,他注重個人文化素質的提升,利用工余時間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并于2014年獲得國家開放大學工商管理專業??频膶W歷證書。



勤奮虛心,屢創佳績。初入公司,他從零開始,勤奮好學,不斷苦練技能。為了盡快掌握卸船機操作技術,他每天總是比別人早一點上機,遲一點離開,盡量爭取多一點操煉的時間。有一次,翁植凱因操作技術不熟練而發生物料塌方將抓斗掩埋的事件。雖然此類事件發生在新司機身上很常見,但他無法以此為借口來原諒自己,更沒有因為此次事件而影響他繼續從師學藝的決心。他認真分析了此次事故發生的原因,虛心向師傅請教,并且在每次上機前均認真回顧上一次的操作過程,溫故而知新,不斷的探索和改進操作方法。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年6月,他用半年時間熟練地掌握了卸船機操作所需的知識和技巧,以優異成績通過了公司的上崗考核,成為一名正式卸船機司機。

翁植凱經常與老師傅們一起探討各種操作技巧和技術要領,如何才能做到“快、準、穩”,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如何進一步提高卸船效率等等。天道酬勤,隨著時間的推移,翁植凱的操作技能也在不斷地發生蛻變,他多次在各種比武選拔賽中脫穎而出,在2014年和2016年由廣州港集團承辦的市級二類橋式抓斗卸船機職業技能競賽中,他技拔頭籌連續斬獲冠軍;2019年12月代表廣州港集團參加“寧波舟山港杯”首屆中國港口職工操作技能交流賽(卸船機組別),力壓群雄獲得了“二等獎”;2020年9月底,他再次赴寧波參加由交通運輸部舉辦的第十二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浙江海港杯”起重裝卸機械操作工職業技能大賽,克服了比賽機型與新沙港機型不同等實際困難,榮獲“全國交通技術能手”稱號。

匠藝傳承,致力創新。為了挖掘青年才智、創新技術效能、培養技能人才,新沙公司于2015年12月成立了“青年創新工作室”,翁志凱作為工作室骨干成員之一,主要負責新司機培訓以及青年人才的培養工作。翁植凱經常深入培訓現場親力親為,將自己多年來掌握的技能本領毫不保留的“手把手”傾囊相授。在他的悉心教導下,幾年來,一批又一批通過考核的青年司機正式走上工作崗位成為現場操作的主力,其中有二人次榮獲“廣州市技術能手”稱號,一人次獲得“羊城工匠杯金獎”,他培養打造了一支技術全面、能打硬仗的高技能人才隊伍。

2019年翁植凱轉崗成為公司煤礦操作部的設備管理員,這是領導對他工作的充分肯定和寄予厚望,角色轉換后的他一直想著能否為公司多做點什么。于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開始著手整理相關資料,總結多年來的心得與感悟,他要將過去工作經歷的點點滴滴、寶貴的經驗等匯聚成冊。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努力,一套涵蓋大型機械操作的基本要求、動作要領、技術要點、操作規范、故障排除、安全行為規范等內容的《翁植凱操作法》手冊終于編制完成了。




該操作法是翁植凱多年來智慧與汗水的結晶,內容豐富、全面,通過對實際案例的剖析去闡述操作的規范和安全的要領,在系統化、標準化等基礎上融入了他個人的切身體會,成功的秘訣和深刻的教訓,通俗易懂,獨具匠心,已成為新司機培訓的必備教材,在全公司推廣學習、應用。在提升操作技能,培養良好的操作習慣,提高技術水平,縮短故障排除時間,增強安全意識,減少安全事故發生和提升員工素質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據統計,2020年因司機操作發生的問題銳減,相應的搶修少了,故障排除能力提升了,卸船效率也提升了——每月80%的大船月平均卸船效率達到3.8萬噸/天及以上,11月份更是達到了4.69萬噸/天,打破了2019年9月份4.36萬噸/天的記錄。

十幾年來,翁植凱在本職崗位上默默耕耘,做到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從一個學徒工司機成長為技術精湛的金牌能手,是港口青年工人的楷模,2021年五一勞動節當天南方衛視“城事特搜”欄目采訪了翁植凱,并稱他為最美勞動者,向全社會贊頌他的優秀事跡。









分享到: